——科研宅女谢辉辉的故事
谢辉辉,这个名字听起来像是男孩,实际却是一个理工科的女研究生。2012年11月加入我院,在精细化工研究所承担主研工作。而立之年的她,已是一名可以担当重任的项目负责人,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她还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科研宅女,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辉辉。
辉辉以前从事的是高分子材料检测工作,现在主要负责有机合成研究、分析测试等工作,在这跨领域的短短几年工作时间里,她凭借扎实的业务基本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先后参加了我院左旋邻氯扁桃酸、3-双(柠康酰亚胺甲基)苯的合成、叔碳酸缩水甘油酯技术持续改进等项目的研究与分析,逐步成长为一名可以担当重任的项目负责人。
2016年4月,辉辉研究开发了新型糖项目(以下简称“LT201”),LT201产品是一种具有光学活性的多功能医药用途的小分子糖,它是一种抗艾滋HIV-1病毒药物的医药中间体、抗癌剂的中间体,可用于合成抗糖尿病药物、抗丙型肝炎病毒(HCV)的药物。
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辉辉每天都很忙碌。一开始,忙着查阅资料、市场调研和分析,做方案、做试验、做分析……每一项工作她都要负责,细致是她的工作准则,所以为了得到准确的试验数据,她会反复的观察、对比和推敲每一个数据指标。
自2016年4月启动LT201项目以来,仅仅用了1年的时间,进行了工艺路线拉通及初步优化工作,小试样品的质量得到了客户的认可,还进行了模式试验,制备出合格的产品,通过优化和完善工业化操作,从最开始的几克产品慢慢增加到几百克,再到公斤级产品,顺利进行试生产工作。
同事说,除了上班时间,基本上看不到辉辉的影子。因为辉辉喜欢在工作之余宅在家里打游戏,而她自己是这样看待打游戏的:可以释放工作压力,还能让自己有一个爱好,并坚持下去。或许就是有着这种坚持的习惯,让她对科研工作一直保持着热爱、敬业、专注的工作精神,从而造就了LT201项目成功投产和产品走向市场。
2017年4月,该项目在宜宾进行产品试生产,毫无疑问,现场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把关工作肯定是项目负责人。在现场服务的2个多月时间,辉辉每天两点一线,厂区和旅馆来来回回无数次,虽说工作条件艰苦,但是辉辉觉得她是幸运的、开心的,她说:每天到了车间,听见机器转动的声音,看见一线忙碌的景象,能够亲自参与并见证产品出炉的过程,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来说,尤为自豪。
大家问她:做项目负责人前后区别在哪里?辉辉想了想说:压力和责任,促使自己改变;同事的配合与宽容,让她感受到温暖。
闲聊中,同事们说起了辉辉正是女大当嫁的年龄,应该趁早完成自己的人生大事。大家开着玩笑对她说,现在的剩女越来越多,你可不要抓住青春的尾巴不放哦。辉辉低头抿着嘴一笑,显得有点羞涩,但是她也明确表示,胸有成竹地告诉大伙儿,自己可不是没计划没目标的盲目工作和生活,明年就准备脱单,脱单就在2018,请大家见证事业与家庭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