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宽辉,男, 1983年,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加入西南院工作,从事“碳一化工”、“工业排放气综合利用”领域的研发工作。
在10多年的科研工作中,杨宽辉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加了7个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含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工作,先后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十九届中国专利金奖等多项荣誉。特别是作为主研的焦炉气甲烷化制天然气技术,自2010年市场推广以来,建成近二十套工业装置。建成的装置实现了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各项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为客户创产值200多亿元,利税达30多亿元,减排二氧化碳100多万吨,硫化物、氮氧化物20多万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0年催化剂板块融合后,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杨宽辉同志由技术部部长转任商务经理。作为一名销售“新人”,在疫情发生后,他立刻意识到,疫情带来了行业发展的危机,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化危为机遇,是他作为商务经理想到的最紧迫的一件事情。“疫情能困我身不能束我心”,正是秉承着这种工作理念,居家办公期间,他一方面在老党员、老销售郭振洪等同志指导与帮助下,迅速了解老客户的运营情况与需求计划,并学习销售沟通技巧;另一方面,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与团队密切协作,针对线上线下销售特点的不同,按照新客户、准客户、老客户对客户的进行了细分,通过邮件、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等多种形式与客户沟通。技术上,他凭借着过硬的专业储备和丰富的工业应用经验,从业主角度出发,为装置进行诊断,提出整改建议,得到业主高度认可;商务上,他从产品性能、营业业绩、品牌优势等多个方面说服客户。急客户之所急、想客户之所想,最终,凭借着产品过硬的技术和用心的沟通,赢得了客户认可。3月初,捷报频传,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分别与河北、河南、山西等多个客户达成供货协议,签订合同总额近3000万元。截止3月中旬,杨宽辉的销售合同额在催化剂事业部销售合同总额排行榜名列第一。
作为商务经理,工作之余,杨宽辉也在时刻关心同事的健康状况,每天询问同事身体状况,叮嘱同事切记做好自我保护。疫情期间,他坚持抗疫工作和商务工作两手抓,敢担当,勇争先,出色的完成了销售任务,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