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团体,他们精益求精,以关键技术推动催化剂事业;他们勇攀高峰,争雄科研技术赛场;他们激扬青春,凝聚基层战斗堡垒团结斗志;他们追逐民族梦想,争做时代青年。他们就是西南院(原昊华科技成)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研制团队(以下简称:高温甲烷化团队)。
勇探索,奏响科技最强音
窗外晴空万里,技术中心会议室传出阵阵讨论声。高温甲烷化团队几个同事围坐在一起,正在针对即将开展的催化剂制备实验是否采取常规沉淀剂,助剂的加入形态及形式而尽情激烈的讨论,声音中最坚毅的那个永远是团队负责人赵安民。赵安民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研究方向是工业催化剂的研制,研究课题是Ni系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博士期间申请并获得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项,发表英文文章5篇(其中SCI收录4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国际会议口头报告1次。赵博士毕业后,加入公司技术中心,继续进行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的研制工作。作为团队负责人,每周四组内讨论是他提议,后来成为了技术中心各个研发小组的研究必备课。通过头脑风暴,大家不断交流,明确了科研发展方向,保证了研发进度。
重方法,科技创新获佳绩
目前,国内市场上尚无成熟的用于煤制天然气的高温合成气甲烷化催化剂。传统的甲烷化催化剂主要使用在净化领域,使用温度比较低;而煤制天然气过程中反应温度高,使用传统的甲烷化催化剂,高温水热稳定性不佳,不适用于煤制天然气的高温甲烷化工艺。目前,国内高温甲烷化催化剂均被国外跨国公司所垄断。为打破这个垄断局面,公司高温甲烷化团队2015年成立,1月项目立项成功,正式承担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的研制任务。
2015年1月—2016年6月,高温甲烷化催化剂项目小试期间,高温甲烷化团队充分发挥公司在Ni系催化剂上的技术优势,查阅数百篇中英文文献资料,从中寻找灵感和线索,在实验室筛选制备了超过150个样品,最终取得微观形貌与国外先进催化剂相似,核心指标高温水热稳定性超过参考样品性能的配方和工艺。2016年7月—2017年5月,高温甲烷化催化剂放大制备项目期间,高温甲烷化团队四次赴泸州分公司,历经三次艰苦的放大制备试验,克服放大制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终顺利完成,取得与实验室性能一致的样品。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高温甲烷化催化剂侧线试验项目期间,研制团队先赴泸州分公司进行了两个星期的侧线用高温甲烷化催化剂试生产工作,后经过调研,远赴辽宁抚顺进行催化剂的预还原。2019年7—10月,项目组赴河南安阳,顶着炎炎烈日,克服众多困难,在焦炉气甲烷化装置上进行了高温甲烷化催化剂侧线验证试验。侧线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的研制达到预期目标,催化剂性能达到了国外的先进催化剂水平。
凭借着这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拼劲,团队克服诸多挑战,收获了不菲成绩,科研成果目前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其中1项已经获得授权。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篇,部分研究成果属于国内首创。 2019年还获得四川省科技厅重大研发项目支持,获得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争前沿,紧跟时代入浪潮
在这个信息技术爆炸的时代,要想保证技术的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就要时刻关注最新的技术动态。高温甲烷团队坚持常学常新,时刻保证对专业技术发展动态的实施追踪,既要紧跟时代的浪潮,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公司产品不断注入新鲜的思考。
2018年6月,研制团队对标国际先进甲醇合成催化剂,开始公司现有甲醇合成催化剂XNC-98的升级工作。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 2018年11月取得重大突破。新升级的催化剂初活性比原XNC-98高~5%,高温稳定性比XNC-98高~10%。新升级的甲醇合成催化剂于2018年12月试生产成功,2019年2—3月进行了工业生产和试用,截止2019年12月底,新甲醇合成催化剂已经使用两炉,共计170余吨,表现良好。2019年年底,这个团队将他们研究目标瞄准国际最先进的甲醇合成催化剂。目前相关实验室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正在积极准备试生产的相关工作。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中国强”。立足“推广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研发理念,高温甲烷团队在自主创新、管理协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未来,高温甲烷团队将以更加饱满的姿态、更高昂的斗志,更坚定的信心、瞄准更高的目标,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