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

来源: 西南院
时间:2019-04-04

近来,多地生产安全事故密集多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产安全底线一次又一次被逾越。

从人的角度来说,一些一线生产人员在氛围下放松了安全意识,违规操作机器、疲劳上阵工作,从而引燃生产安全事故这个火药桶,最终酿成惨剧。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不少生产企业为了能够及时完成全年生产进度,“重生产、轻安全”,过分强调产量和经济效益,不顾生产客观规律,忽视生产安全措施,抱着侥幸心理在年末“冲一把”。殊不知,这种想法最终可能带来的是生产安全事故,毁掉了企业一年的辛苦,也毁掉了无数家庭的团圆梦。

天地之间,生命为贵;百业兴废,安全为重。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发展向好,但安全形势也越发复杂,多起安全事故的发生更是提醒我们需要时刻注意“安全风险”这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安全事故具有偶然性,安全事故不可避免。”面对安全事故,有的人以此作为说辞,但这只是逃避责任的借口,背后却暴露出安全理念落后、安全意识淡薄、防范风险责任不落实、预防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过程可以有张有弛,但坚守安全生产的红线意识却要时刻紧绷。涉及生产安全,从来都不是“走一走”“说一说”“看一看”就能简单完成的。需要从业员工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程序,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时刻将个人安全、企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置于工作重点,同时还需要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切实担负起责任主体的义务。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风险降至最低,让员工真正实现“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新华社  摘编)

—延伸学习—

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六大要点和十句“硬话”

【六大要点】

1、强化红线意识,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2、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3、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4、加快安全监管方面改革创新。

5、全面构建长效机制。

6、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

【十句“硬话”】

1、2013年6月6日——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2、2013年7月18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而且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

3、2013年7月18日——当干部不要当的那么潇洒,要经常临事而惧,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要经常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情况,当官当的太潇洒,准要出事。

4、2013年7月18日——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疼处、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

5、2013年11月24日——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6、2013年11月24日——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7、2013年11月24日——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

8、2013年11月24日——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9、2013年11月24日——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10、2015年8月15日——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生产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第一意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商务垂询
电话号码:
028-85968035(变压吸附技术)
028-89461325(工程开发设计与总承包)
028-85962857(催化剂产品)
028-85964531(技术研发和升级业务)
电子邮箱:
sales@swrchem.com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投诉与问卷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200860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