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安全大反思】安全生产,为何我们如此麻木

来源: 西南院
时间:2019-06-13

安全事故看似发生偶然,其实都有着安全意识薄弱,疏于防范的原因。安全意识不过硬,干活就像在玩命。每一起事故都发生在不经意的一瞬间,每一起事故都触目惊心。为什么习惯性违章的人这么多?他们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

    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搜到以下十条不重视安全生产的心理:

    1、侥幸心理:碰运气,认为操作违章不一定会发生事故;自信心很强,相信自己有能力避免事故发生。

    2、冷漠心理:认为安全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谁出了事故,谁负责,该他倒霉。

    3、麻痹心理:工作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却从来没有发生事故,就认为安全不再是什么重要的事,慢慢放松了警惕。

    4、自私心理:以自我为核心,只要我方便而不顾他人,不顾后果。

    5、贪小便宜心理:一些人顺手牵羊,将闸刀盖、现场照明的灯泡、安全帽等“牵”回了家。贪小便宜吃大亏,最终还是害自己。

    6、走捷径心理:把必要的安全规定、安全措施、安全设备认为是其实现目标的障碍。

    7、冒险心理:争强好胜,喜欢逞能,为争取时间,不按规程作业;盲目行动,蛮干且不听劝阻,把冒险当作英雄行为。

    8、逆反心理:自恃技术颇佳,偏不按规程办;好奇心驱使在不了解机器性能及注意事项的情况下动手等。

    9、从众心理:别人违章,那我也可以。这就是群体违章的心理原因。

    10、凑兴心理:上班凑热闹、乱动设备信号、工作时间嬉笑等,都是发生事故的隐患。

    归根结底,从上面的这十条心理中,我们都能够体会到我们对于生命的不重视。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来算一笔“生命账”: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效益差可以补回来,产值低可以赶上来,生命却无法挽回,伤残必须忍受。没有生命和健康,就谈不上幸福。

    但曾几何时,对生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却成就了自我解脱、自我释怀的心态。为了对未知的、无限可能的结果提前给予了自我安慰性的心理调节,亦或是为了主观上自我卸除压力、缓解精神紧张、协调别人的认知感受和心理平衡,所发出“无所谓”的感慨。但反映在关于人身安全等的严肃的问题上,无所谓就真的那么“无所谓”吗?

每一次曝光的重大事故,都让每个人从内心里感到不安和后怕。可就是在这种无所谓的态度中,在漠视他人生命的同时,也是在扼杀自己的生命。这不仅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漠视,还是对社会道德底线进行肆意的践踏。

    常言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怕仅有万分之一的概率,一旦这个万分之一落到自己身上,就会变成百分之一百的悲剧。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是强化管理,练好内功的重要手段。在人的大脑中所形成的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的行为,即习惯性行为。但是,每个人形成一种意识,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而要改变人们身上的不良习惯,必须首先转变人们思想上的不良观念和意识。

    我们要在文化传统、企业制度、企业文化作用下,形成人们的安全态度、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准则。通过对安全法规的领会掌握,文件指导精神的学习贯彻,企业规章制度的明确落实,以及各级管理人员坚持对“安全第一”思想的事事讲,将“安全第一”的思想灌输给每一位管理者与工人,使其从思想上解决“要我安全”还是“我要安全”的问题,进而把安全生产构建成一个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使每位职工的行为自觉地规范在这种安全价值趋向和安全行为准则之中。只有在思想上真正的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才能够高度重视和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生命值得敬畏,像毕淑敏说的:“生命的意愿是生存。”如果我们对安全生产管理继续存在这些侥幸心理,这是对生命最大的漠视。安全生产保证了企业运营的安全,担负起了生命的责任。敬畏生命,将生命作为信仰,让安全成为企业永恒的话题,安全生产,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商务垂询
电话号码:
028-85968035(变压吸附技术)
028-89461325(工程开发设计与总承包)
028-85962857(催化剂产品)
028-85964531(技术研发和升级业务)
电子邮箱:
sales@swrchem.com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投诉与问卷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200860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