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销售之星长成记

来源: 西南院
时间:2016-12-01

——记2016中国化工百日营销竞赛先进个人曾旭

说起西南院的销售业务骨干,我们自然就会想到他——曾旭,2016中国化工百日营销竞赛先进个人,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获得该荣誉了。

曾旭从事销售工作已近13个年头,从一名生产技术人员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商务经理,他以满腔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来坚守这份事业,销售近5000吨N-甲酰吗啉、签订焦炉气制天然气合同6项、电石炉气分离提纯CO装置中试示范项目、中海油煤制气合作研发项目……与科研人员通力协作,他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期间,还先后两次获得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化工人”荣誉称号,多次被评选为西南院先进个人。

投身销售,奋勇当先

1999年,我院自主研发的甲酸甲酯法制N-甲酰吗啉新工艺通过中试,成功生产并应用到石家庄焦化厂5万吨/年焦化苯加氢精制装置,替代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4年为了开拓产品市场,急需一位熟悉技术的销售人员,曾旭勇当重任,从技术转型做商务,开始了销售生涯。面对空白市场,客户在哪里,客户需要什么,如何公关与谈判……一个个问题摆在了他面前。

为了解产品和用户情况,他熟读国内外关于N-甲酰吗啉的文章与报道,掌握甲酰吗啉使用工艺要求,将重要内容熟记于心,保证在与客户交流中做到万无一失。他从产品应用领域入手,通过调研、走访、参会等方式确定潜在客户后,一个一个地走访,每个企业从生产车间到技术部,再到采购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经常为了见一个负责人等上好几天,有些石化企业管理严格,只能在厂子外面等,一出差就是半个多月,就这样风雨无阻,他的客户逐渐有了,订单多了,销售额也增长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苯加氢企业减产、限产、进而大部分停产,导致N-甲酰吗啉市场需求急剧萎缩,加之国外产品大幅降价销售,市场开发困难重重。面对困难,他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收集国内外近500家相关企业的信息,对市场进行了分析细划后提交了《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探索N-甲酰吗啉的发展前景》报告,为N-甲酰吗啉新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开拓提出了独特的建议和意见。

有了较详实的市场分析,他开始建立详细的用户档案,制定阶段性市场目标,主动出击,通过他的努力,一些本已打算使用进口(BASF公司)产品的用户,到我院产品的使用装置现场考察后,自豪地说“既然我们国家有这么好的产品,干嘛还用国外的呢?”,为了吃下“定心丸”,客户还引进先进仪器对我院与国外产品进行比对分析检验,他便和我院专家一起到现场对用户的分析人员进行培训,对仪器进行调试,经分析证明我院N-甲酰吗啉优于国外产品,在随后进行的招标采购中,我院战胜BASF公司一举中标,从此奠定我院产品在国内的地位。

2012年,N-甲酰吗啉在C4分离领域有了新的应用,因为受专利技术供应商技术捆绑销售优势的影响,使我院该领域中失去了先机,但是他并没有放弃。依然是深入调研、细致介绍、反复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我院拿到了N-甲酰吗啉在C4分离领域的第一份合同,也从此打入该市场。截至目前,他已累计销售N-甲酰吗啉近5000吨,实现销售收入近2亿元,货款回收率高达99.5%。

激流勇进,再创佳绩

2010年正值焦炉气制天然气、醋酸制乙醇等众多新技术工业化推广之际,为了集中优势资源做好销售,我院选拔优秀销售人才成立了商务部,凭着优异的成绩曾旭被聘任为部门副主任。

从产品销售出身的他,面对技术成果推广,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要做好技术推广,自己首先要了解技术,他便利用业余时间来啃技术,不明白的就向技术人员请教,下班后他办公室的灯总会亮到很晚。

新技术让客户接受总是困难的事,但凭着丰富的营销经验,他开始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文献、论坛,收集国内近200家焦化企业的信息,确定目标客户,协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主动出击,向客户详细介绍技术研发过程、工艺特点、技术先进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如何实现废气资源化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目标,通过反复努力,契合用户实际需求,成功开拓了焦炉气制天然气市场。截止目前,他签订焦炉气制天然气项目6套,其中3套装置已成功开车,签订各类可研及规划合同20余项。在技术推广的同时配套院里工程设计、催化剂、关键设备、仪器仪表、自控分析化验成套供应进行集成销售,共实现合同额近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于新技术的推广,他总是能最快找到突破口。在我国,电石炉气的排放、燃烧及粉尘造成了大量污染,但电石炉气中的CO却是宝贵的有效气体,从电石炉气中分离提纯CO既能实现废气资源化利用,又能节能减排,对建立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2011我院高度重视该项目,他便意识到在电石企业高度集中的宁东地区一定有机会,开始密切跟踪中石化宁东园区的规划建设,通过反复沟通交流,业主认可了我院的研发能力与技术前景,成功签订了电石炉气综合利用项目的中试总承包合同。目前技术成果已通过鉴定,广泛运用于乙二醇、醋酸、甲醇等项目的配套,为黄磷厂、电石厂实现循环经济奠定了技术基础。

同样是2011年,我院瞄准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市场,并计划以合作研发的模式进行技术开发,在院各部门的协作与大力支持下,他开始跟进项目,历经两年近十个回合的艰苦谈判,终于在2013年与中海油气电集团签订了煤制天然气技术开发合同。目前双方顺利完成小试、中试,已开发10亿立方米/年煤制气甲烷化工艺包,正在国内多个煤制气项目上进行推广。

能谋善断,秉志前行

曾旭无论是从事产品销售还是技术推广工作,他都可以交上满意的答卷,经常会有人向他取经,他会说:“想要做好销售工作,必须心勤,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他也是这样来身体力行的,我们眼中的他,勤于学习,勇于提问,善于总结,敢闯敢拼。

他说:“销售要定位于服务,着力于商务。”为此,对客户他会主动收集、评估关于产品或技术改进服务信息,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努力给客户提供“最好的答案”,确实做到服务承诺。在院里,他会积极将客户的需求和意见反馈给技术研发或生产部门,以便提升技术产品质量。通过商务的角色,做好技术研发研发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桥梁,做到技术→市场→技术的良性循环。

关于销售,他总有说不完的话,每次和他交流,都会收获满满,可他自己却说:“销售是团队合作的结果,销售是一门学问,是做人的艺术。市场如战场,不进则退。成功固然可喜,失败更催人进步。在工作中学习、思考、总结,弥补自己的不足,提升锤炼自己,才能直面市场的挑战。”他从技术转行做商务,凭着坚持与坚守闪耀光芒,未来的他一定会更加的耀眼夺目。

商务垂询
电话号码:
028-85968035(变压吸附技术)
028-89461325(工程开发设计与总承包)
028-85962857(催化剂产品)
028-85964531(技术研发和升级业务)
电子邮箱:
sales@swrchem.com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投诉与问卷 | RSS订阅 | 常见问题
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蜀ICP备12008600号-8